曹賊

庚新

歷史軍事

“揚子,這麽晚了,跑這裏幹嘛?”
曹友學笑呵呵地問身邊的青年,順手推開車門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667章 益陽之戰(三)

曹賊 by 庚新

2018-6-12 21:01

  五溪蠻,亦稱‘武陵蠻’。
  自光武中興以來,就壹直生活在湘西、黔、川、鄂三聲交界地,沅水上遊地區。武陵蠻,是壹個極為籠統的概括,幾乎涵括了整個荊南地區的蠻夷部族。而五溪蠻,則是其中的壹個部族,因生活在雄溪、辰溪、酉溪等五條溪水之間,故而得名。人言武陵蠻,必以五溪蠻代之。其主要原因便是五溪蠻受漢家習俗影響頗深,自光武時便以農耕和染織業為主,故而與外界聯系最為頻繁,接觸到的新生事物也最多,所以發展的速度,在各部落間最快。
  至東漢末,五溪蠻本部部落,已有人口多達十余萬。
  而整個武陵蠻,則有數十萬之多。其中比較強盛的蠻族部落,比如位於武陵郡和零陵郡交界處的飛頭蠻,也有近十萬之眾。自東漢以來,五溪蠻不斷興兵造反,以期獲取更大的生活空間。其中,聲勢最為好大的壹次,莫過於建武二十三年的造反,武陵蠻族盡起精兵,占居險隘關卡,大寇郡縣。當時對東漢朝廷造成的影響,非常巨大……雖然後來被平息下來,但是卻未能徹底摧毀武陵蠻族的力量。反而因為那壹次的造反,令武陵蠻族的氣焰,更加囂張。
  劉表最初也是個很強硬和鐵血的人!
  可是隨著他年齡的增長,特別是在占領了荊州之後,提倡文治荊楚,也就使得武陵蠻族的實力非但未收到壓制,反而從某種程度上,得到了巨大的提升。比如,劉表的文治,開放了自建武二十三年以來,朝廷對武陵蠻族的物資封鎖。荊州本就是壹個富庶之地,勾連江東西川,又聯系南北。大批的物資,包括武器輜重,通過不同的方式,流入武陵蠻族手中,使他們的力量更加強大。在開放禁運的同時,劉表還派出了不少教書先生進入荊南荒蠻之所,試圖通過教化的方式,將武陵蠻族收服。但遺憾的是,劉表的理想很豐滿,現實卻格外骨感。
  未等他親眼看到他那些政策產生結果,便壹命嗚呼。
  反倒是他多年推行的政策,最終便宜了劉備,使得劉備和武陵蠻族勾結壹起……
  益陽危急!
  而江東又無力救援……
  劉備在思忖之後,最終拿定主意,請五溪蠻出手相助。
  所謂養兵千日,用兵壹時。
  平日裏劉備對武陵蠻族可算得上是仁至義盡,而今正是他們給予回報的好時候。
  壹封封書信,如雪花般飛向壺頭山。
  位於雄溪之畔的蠻王寨中,五溪蠻小王沙摩柯,正信誓旦旦,向五溪蠻老蠻王求戰。
  “父親,劉皇叔待我等不壞,而今他既然有難,我們自當出兵相助才是……若不然,是不是被別人恥笑?”
  沙摩柯年二十六歲,正值年少氣盛,誰也不服氣。
  他身高約在216公分左右,生的膀闊腰圓。黑面紅須,外貌猙獰可怖。天生的神力,壹桿鐵蒺藜骨朵,重達壹百多斤,在荊南之地,無人可敵。似他這樣的年紀,練得壹身好武藝,再受人吹捧幾句,難免就會有飄飄然的感受。至少在沙摩柯看來,天老大,地老二,他就是老三。
  只是,老蠻王卻不這麽看。
  活了壹甲子之多,老蠻王什麽事情沒有見過?
  他很清楚,而今荊南的局勢,是兩國之戰,絕非他五溪蠻可以參與其中。
  劉備給些好處,受了就是。
  若是幫壹些小忙,比如早先出兵虎牙山之類的事情,也算不得大事,幫就幫了。可壹旦陷入到這種逐鹿天下的遊戲當中,想要出來,就麻煩許多。漢人狡詐,以為些許小恩小惠便可以讓我們賣命?老蠻王心裏面並不太願意參與到這種事情裏,可是沙摩柯卻好像興致勃勃。
  “沙沙,妳可要想清楚了。
  之前咱們幫著那劉備,是因為收了他的好處。
  壹些小事情,幫壹幫倒也無甚大礙。可現在,朝廷派出兵馬征伐荊南,那劉備明顯是走投無路。壹旦咱們卷入其中,想要跳出來可就難了……五溪蠻十余萬性命,可全在妳壹念之間。
  如果那位曹丞相真的容易對付,劉備會被打得連個容身之所都沒有?
  妳剛才說什麽渾水摸魚,我只怕妳魚沒有摸到,反而會惹上壹堆麻煩……我覺得,這件事,咱們還是該拒絕為好。”
  沙摩柯壹聽就急了!
  “父親,何必長他人誌氣,滅自己威風?
  那曹丞相不過是仗著人多勢眾而已,算不得什麽英雄。再說了,劉皇叔待咱們不差,前兩年阿娘病倒,苦於找不到先生診治,還是劉皇叔幫忙,才救了娘的性命。妳不是常對我說,受人滴水之恩,當湧泉相報嗎?娘如今雖已經走了,但這份恩情仍在……劉皇叔現在有了危險,咱們卻坐視不理。若是被飛頭蠻的井蛇兒聽到,必然會恥笑咱父子,日後如何在這荊南擡頭挺胸的做人?
  若父親擔心出兵會給大夥兒惹來禍事,孩兒有壹個主意。
  請父親給孩兒壹支人馬,而後待孩兒離開,就宣布將孩兒逐出部落。這樣壹來,不就沒了幹系?
  如果將來劉皇叔得勢,孩兒也算是功臣。
  如果……孩兒和兒郎們,不也可以有壹個容身之處?”
  沙摩柯壹番言語,讓老蠻王有些心動。
  半晌後,他輕聲道:“沙沙,妳想要了,真要出兵?”
  “嗯,孩兒已經想好了!”
  “也罷,妳持我的鳳頭杖,去各部征兵吧。
  我會派人與劉皇叔那邊知曉,請他務必堅持住……妳有三天……不,五天時間,能征調多少人,就算多少人。
  爹年紀大了,已經拼殺不動,就在這壺頭山上,為妳守住咱這份祖傳的基業。
  不過沙沙,有壹件事妳必須要答應我……”
  “請父親吩咐。”
  “事若可為,且為之。
  若不可為,切不可以強求……他們漢家兒的事情,還是讓他們漢家兒自己解決。咱們不管怎樣,與他們來說都是外人,不要牽連太深。總之,到了長沙,壹切自己小心,不要魯曼沖動。”
  這是壹個慈父的諄諄教誨,更是壹個老蠻王,六十年的智慧結晶。
  只是對於此刻壹心想要建功立業的沙摩柯而言,老蠻王的話,他聽進去了多少?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。
  目送沙摩柯興沖沖的離去,老蠻王心裏,卻有壹種強烈的不安寧。
  他沈吟片刻,沈聲喝道:“藤摩!”
  “小人在。”
  “妳立刻前往充縣,求見陳到將軍。就說我已派人前往益陽馳援,請他務必在充縣,為我拖住零陽曹軍兵馬,萬不可掉以輕心。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